研究生要備考需要多久?
近些年來,就業難已然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為了提升自我競爭力,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考生紛紛加入到考研大軍當中,致使考研熱持續升溫,甚至愈演愈烈。據調查發現,當下考研正呈現低年級化的趨勢,很多大一學生給自己制定了考研目標,大二就著手準備考研了。那么,研究生究竟備考多久合適?一年時間來得及嗎?考研的基本常識你了解多少呢?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研究生考試人數高達341萬人,相較于2019年的290萬人,又增加了近5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都說考研難,堪比高考,復習難度大、競爭激烈、備考時間長,而且稍有不慎就有淪為炮灰的可能,看到近幾年一路飆升的考生人數以及25%左右的錄取率就知道了。為了提高考研成功率,很多人都提前準備一兩年,尤其是對于一些基礎不好的同學,在考研備考的過程中,耗費的時間可能更長。據專業人士稱,考研備考認真準備一年時間就夠了,畢竟考研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并非備考時間的長短。
一般來說,考研從大三開始或提前半個學期開始備考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一來可以保證考研備考時間充裕、精力充沛;二來也不會將戰線拉的太長以至于過于煎熬而失去了耐心。大家都知道,考研備考復習科目較多,包括政治、外語、數學或專業基礎、專業課(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四門,知識點龐雜,備考時間太短的話,考生都沒辦法將所有知識點過一遍;而備考時間太長的話,知識點反復記憶,題目反復做,會相當疲憊。
考研的基本常識你了解多少?從上文也不難看出,考研堪比高考,備考時間長,復習知識點多而雜,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在決定考研之前除了了解備考時間,如下這些考研基本常識也要提前了解清楚。接下來小編就其中兩項給大家講解一下:
(1)考研流程
首先是初試準備,也就是上文說的備考;接下來就是學校和專業的選取,國內高校層次眾多,比如34所、雙一流、985、211、C9、2011計劃等,專業分類更是多達幾千種,不過一般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以及未來工作方向來選擇;接下來就是網上報名;報名成功后,進行現場確認;后續流程就是初試-等待錄取-調劑-復試-復試錄取等工作。
(2)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
學術型碩士教育是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學術型研究生一般要讀3年,偏向于研究,考試難度較大,考不上可以調劑專項。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而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目前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一般就讀2年,偏向于實踐,考試相對簡單,考不上是不可以調劑學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