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備戰考研來得及嗎?
6月將至。還沒開始備考?不少同學在思考考研的問題,但對考研卻很迷茫,眼看考研時間一天天接近,不知道從現在準備考研,還是否來的及?對此,給出下面幾點建議備考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制定自己的復習計劃
制定計劃是必要的,并且要有總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復習計劃的制定,可以參考這樣幾條意見:制定每一階段的大計劃。把復習時間分成幾個階段,對每個階段制定相應的計劃。比如說,在4月份這一個月里,在數學方面,要把基礎看一遍,其中的題目要達到什么樣的熟練程度。
在制定計劃時,既要考慮任務的多少,又要考慮到一周的效率周期、一天的效率變化及個人情緒、身體、客觀條件等因素,使各種因素得到很好的平衡,記住:計劃的藝術就在于平衡。
保持必要的靈活性。計劃應留出一定的機動時間以應付偶然的情況,情況變了,計劃也要相應的調整,比如提前、挪后、增加、刪減等;要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靈活處理,不可陷入機械照辦的地步。計劃應盡可能具體,盡可能定量化。目標愈明確,下功夫時就會胸中有數,籠統的不具體的計劃是很難起到指導作用的。
二、科學安排好復習時間
尋找最佳的學習時間。在一天里,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是有很大關系的,但并不是學習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節律,呈周期性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生物鐘”。受這種變化的影響,我們的體力、腦力就會出現高峰和低谷交替出現的起伏現象。
所以,我們就要找出對自己來說價值最高的時間帶,也就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帶,把重點的、難度大的學習任務盡量安排在這一時間內去完成。這樣的話,花費時間不長,但是卻能夠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另外一點就是,要留出足夠的運動和休息時間。因為學習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體力,當你感到疲勞時,與其讓能量低耗,還不如去睡覺,或聽聽音樂,時間寬裕的話還可以去散散步。千萬別以為這是在浪費時間,實際上這樣的休息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有效時間。
利用好零碎時間。歐陽修說:我平生所做的文章,多在三上,一個是馬上,一個是枕上,還一個是廁上。這些零碎時間有不少同學可能不放在心上。有人會說,“不就是五分鐘十分鐘嗎,能干成什么事。”是的,每一次的空閑時間可能都很短,但如果把它們加在一起一算就是很長的時間。
三、快速提高學習效率
1、學習內容避免單一。在學習過程中,要安排多項不同的學習科目交替地進行學習使大腦活動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這就是說,為了解一道數學題而耗費一個晚上或者一口氣讀四百頁的英語書都是不明智的。你應該穿插地讀些英語和專業課,以轉移大腦的興奮點,提高學習效率。
2、合理分配學習時間。讀理科的書,在時間安排上可適當多一些,并放在腦力活動最佳的時間里進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而英語,政治等需要識記的內容則相應少安排時間或穿插安排。
3、留出足夠的運動和休息時間。學習過程是腦力和體力的消耗過程。所以每天留出一定的時間用于休息和體育鍛煉,能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體魄,從而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4、學會安排,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支出。比如說,知道食堂打飯要排隊,寧可晚去一會兒,省去和壓縮不必要的排隊時間。此外,還可以在同一時間里做兩件事。比如在一些等待時間里,如等車、等人的時間,也可以利用起來,聽英語或背幾個單詞。
四、管綜數學、邏輯、寫作具體怎么備考呢?
第一,學真題的命題結構。180分鐘,25道數學,30道邏輯,2篇作文,還需要涂答題卡。時間緊,任務重,做題速度必須要快。這就要求平時就要進行訓練。
第二,把握真題的命題規律。其中,最重要的是規律是“重點題型反復考”。2020的聯考真題中:數學“整數不定方程問題”考了2道,“解析幾何中的最值問題”考了2道,25道題有23道是平時反復講的。
邏輯僅“搭橋法”就考了4道,歷年真題的所有題目都可以總結為40類題。
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年年是12種謬誤的重復,論說文也有規律。
第三,懂得真題的陷阱套路。“我一年苦讀,醒的比雞早,睡的比雞晚,沒想到,卻輸給了命題人的套路”,聯考考完,很多人的感受就是“我靠,被命題人坑死了。”題目明明難度不算大,但就是做不完,就是做不對,就是愛粗心。真的是粗心嗎?不是的,命題人知道你在這里“粗心”,才這么出題的。因此,我們要懂命題人,懂他的套路,破解他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