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目標定到多少分才有戲?
高考時我們會對著心儀的大學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要考多少分,時光轉換到現在,我們也會對著向往的院校默默給自己設置一個分數目標。那么對于22考研的小伙伴們來說,初試考多少分才能有把握呢?
對于我們來說,對自己持有“我能考上嗎?”這種懷疑的想法似乎會一直持續到考試前。畢竟考研成敗與否,一方面要看自身的主觀努力程度,一方面也會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那么我們應該給自己定多少分的目標呢?
一、考研情況
首先是近幾年目標院校的考情:目標院校的考情主要包括招生人數、報考人數、錄取人數、報錄比和推免人數。
1.招生人數
這條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或者分院具體的招生簡章里面有說明。一般是指出每個專業招多少人,還有部分專業僅僅顯示這個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對于后者,同學們在報考時一定要打聽清楚你所報考的專業的具體招生人數。招生名額很多,當然成功的希望大。否則,雖然不至于說很危險,起碼在考試之前就在你的心理上增加了負擔。
特別是熱門專業,如果不知道具體招生人數,很可能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已經注定失敗。還要注意,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數據。因為有的院校某些專業,每年招生情況變化比較大。所以,這一點也要搞清楚。
2.報考人數
從這一關鍵信息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這對報考選擇至關重要。當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
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有的連著好幾年都過千。像這樣的專業,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建議大家不要選擇。
3.錄取人數
這一數據也非常重要。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這是因為該專業當年生源質量很好,所以學校適當擴招。
還有就是,最終錄取人數大于報考人數,是因為該專業報考人數不足,有調劑生進來。這一小小的變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學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