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選擇的誤區
很多人在做出考研決策時有一個常見的誤區,那就是急于去考慮學校,而不重視專業的選擇。這就好像在一條錯誤的路上,即使開著最好的跑車,也不會抵達目的地。
從論壇上隨處可見的“XX大學難不難考?”“二本學生考985院校會不會被歧視?”“拼一把考名校還是隨便考個有把握的學校?”之類的問題,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在選擇目標院校時,基本處于“雙盲”狀態,對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對自己的實力缺乏認識。本文就教你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那確定目標院校就迎刃而解了。
障礙一:對自己的實力缺乏認識
想摸清自己的實力其實很簡單。
考研開考一般在當年12月份月底。報名確認一般在9、10月份。你只需要在9月份把學校確定下來就行。到了這個時間,你已經基本完成了考研復習的大部分進度,這時候你的水平跟正式考試時的水平不會差太多。通過模擬考試,你就可以確認自己的實力在什么檔次。
太早考慮學校有兩個弊端:
一,浪費時間。做出選擇是個極其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尤其是在“雙盲”狀態下。那么多學校會讓你眼花繚亂,一會想去這個一會又看上了那個,一會向往名校一會又擔心被歧視,反反復復,苦不堪言。與其糾纏這些,還不如踏踏實實先把基礎課學好,專業課的復習等到9月份完全來得及。
二,有句話說:世界上最遺憾的事是:我本可以。你在不了解自己真實實力的情況下,妄自菲薄,把目標定的偏低。根據心理學上的“自我實現”理論,你最終能達到的高度也會潛移默化的降低。如果把目標定的過高,會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反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與其仰望星空,虛無縹緲,不如腳踏實地,打好基礎。
障礙二:對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
當復習的火候差不多,要開始學專業課的時候,就需要決定目標院校了。可以通過正面和側面兩個渠道:
正面渠道:學校官方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通過這兩個網站,你可以了解該校往年的招生信息(每年招生計劃一般變化不大,前幾年的招生計劃很有參考價值),包括:招生專業(及研究方向)、初試專業課參考書、復試內容、復試分數線(這個線是最低分數線,跟最終錄取的分數線是兩碼事)、導師信息等等。
比如,某些學校存在嚴重偏袒本校或者本地學生的情況,珍愛生命,遠離這種“黑校”。再比如,有些學校名氣雖小,但某個專業在業內口碑很好,那就可以考。另外側面了解最重要的一點是,查清楚你的目標院校目標專業往年最終錄取分數線大致是多少。如果能同門師兄師姐建立聯系,那就更幸運了。
要以正面了解為主,側面為輔,多查少問。很多學生一上來就到論壇發帖大問一通,不僅麻煩別人,自己也聽得云里霧里。
解決障礙一,得到模擬考試的分數;解決障礙二,得到目標院校的錄取分數。通過比較這兩個分數,即可準確地判斷出自己的實力可以達到哪個檔次學校的要求。
到這里,問題已經解決了。你可能覺得「啊喲,好麻煩啊,還不如直接發帖問“我的情況是XXXX,應該考哪個學校啊,求學長學姐指條明路”」,問題是,一千個學長學姐能給你指出一千條路,你怎么辦?所以還是老老實實自己查比較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