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生專業基礎不如本專業的學生,復試會被歧視嗎?
每年都有跨考的學生,甭管跨考的具體原因為何,大家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我的專業基礎不如本專業的學生,復試會不會很危險?
1.跨考生最常被問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捋捋跨考同學在面試中最常被問的問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用機智的回答破解導師的重重難關。
①為什么跨考
跨考的原因五花八門,也許是因為不喜歡本科專業,想在碩士階段迎接學習的又一春;可能是不想考數學;或者是跨考專業相對容易,門檻較低…先別管真實原因,咱換位思考導師會不喜歡什么樣的回答。“原專業太難”、“原專業就業差”、“跨考專業容易、好考”,這樣的回答都相對消極,無法展現你想繼續深造的迫切態度,嘗試將你的回答由消極轉變成積極的回答。
例如“原專業就業差”可以巧妙的表達成“現在社會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某某技能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本人有很濃厚的興趣,在考研之前就已多多關注,因此想跨考某專業,以此能更好的加深了解”。或者從個人興趣、志向或理想展開,積極表現自己對該專業的熱情,而不是不得已的選擇,跨考專業只是我們的學術“備胎”。
②原專業與跨考專業有什么聯系
面對這個問題,沒有聯系咱也得整點聯系,導師可能會反策你說兩者沒啥聯系,或者要求你講講兩者的區別與聯系,面對這個問題就得提前做好準備,不要過于相信自己的臨場發揮,端正態度,認真縷清二者關系,老師不是想刁難你,你的態度、你的思維非常重要,所以講講自己的讀研規劃與目標,表示并不是一時沖動才選擇跨考,整理好答題思路,從宏觀和微觀入手,分條敘述兩者之間的“愛恨”關系。
同時,可以將原有的專業優勢表達出來,闡述原有的學術背景對于學習跨考專業有何幫助,強調自己的專業所學對讀研專業的幫助。雖然自己是跨考學生,但是在復習階段有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有良好的專業基礎,總之“我能學好”。
③為什么選擇我們學校?
很明顯,“拍馬屁”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千萬別說出什么“好考”之類的話,如果考官問到這個問題,你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好好地夸贊一下目標院校呀。
軟硬實力兩手抓,比如校園的學習氛圍、師資力量、課題項目等等,當然還有環境優美、人文關懷、師生融洽呀,反正咋好咋說唄,當然不要太浮夸。可以表示自己是經過多方考量最終選擇了貴校,或者是能在貴校讀書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希望自己能拜于導師門下,潛心學習,增長更多本領。
④讀研之后的規劃
這個問題就是瘋狂展現自己熱愛學習、想搞學術的態度啦~所以復試之前好好整理清楚,可能因為對碩士階段的生活缺乏了解,不知道從何說起,可是嘗試找找學長學姐,討教經驗。
了解目標院校針對研究生的培養規劃,然后結合自身特點進行合理規劃,切忌夸夸其談,可以講講自己希望在碩士階段達成什么目標,有哪些希望研究的課題、選題,自身在學術研究上目前有何欠缺,計劃通過何種方式來解決問題。除了專業領域,也可以談談生活上的規劃,當然比重不用太大。
2.跨考復試中會有歧視嗎
聊到復試歧視好像總是會“一激靈”,同樣的辛苦誰都不愿意被歧視,因為歧視意味著不公平,而誰愿意成為歧視的犧牲品?
二本會不會被歧視、本科成績不好會不會被歧視、跨考會不會被歧視,這些歧視的有一個共同的邏輯就是我的實際能力可能因為我過去的環境而被誤解或打折扣,因此我處在一個相對被動的位置。
但是考研復試篩選掉的是不適合進行科研研究的人,這一波人可能因為性格、專業基礎偏弱而被刷掉,而我們也說過跨考生其實有著自身優勢,至少多一門專業知識,所以只要能夠好好打好跨考專業的基礎,認真準備復試,導師問到專業問題也能好好回答,跨考生其實是很有優勢的。
跨考是一個勇敢的選擇,已經過五關斬六將來到復試關口,一方面不要因為跨考身份自己嚇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要因為暫時的勝利而沾沾自喜,平常心、好好干!